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

「手把手」安裝與設定-Wine首部曲

Wine是一個在X86X86-6上容許類Unix操作系統X Window System下運行微軟視窗程式的軟體。另一方面,電腦程式設計師能經由Wine的程式庫將視窗的程式轉移至類Unix操作系統中運行。也有不少軟體經過WINE測試後發佈,比如Picasa, uTorrentMediaCoder



Wine解為 "Wine Is Not an Emulator",即Wine不是模擬器。雖然Wine有另一個非官方名稱,"Windows Emulator",即視窗模擬器。Wine的正確名稱是"Wine",不是全大寫、全小寫或大小寫混合。



Wine是自由軟體,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(LGPL) 下發佈。











我安裝Wine主要是為了Ies4linux,有了Ies4linux才能用SmartGetFreeGrab不需要用Ies4linux即可執行,不過為了方便一樣讓他套用Ies4linux的設定值。



如需要看什麼Windows的程式能在Wine上執行的話,可以去英文AppDB或者中文AppDB查詢。



預定寫出二部曲



安裝與設定-Wine首部曲



安裝Ies4linux使用FreeGrab與SmartGet-Wine二部曲




可能會寫第三部曲,有關用Wine玩魔獸世界的方法:p



安裝Wine

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終端機



  • Ubuntu 8.10


  1. 匯入套件庫與匯入gpg



    sudo wget http://wine.budgetdedicated.com/apt/sources.list.d/intrepid.list -O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winehq.list && wget -q http://wine.budgetdedicated.com/apt/387EE263.gpg -O- | sudo apt-key add -

  2. 安裝wine與所需檔案sudo aptitude update && sudo aptitude install wine cabextract -y




  • Ubuntu 8.04




  1. 匯入套件庫與匯入gpgsudo wget http://wine.budgetdedicated.com/apt/sources.list.d/hardy.list-O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winehq.list && wget -q http://wine.budgetdedicated.com/apt/387EE263.gpg -O- | sudo apt-key add -

  2. 安裝wine與所需檔案



    sudo aptitude update && sudo aptitude install wine cabextract -y

設定wine



    • 應用程式WineConfigure Wine每次更新Wine都要做



      顯示螢幕解析度設定成120dpi畫面會大點









      其它設定自行研究都中文的;他會在家目錄產生個.wine資料夾,可以砍掉.wine讓他重新設定,不過你之前安裝的程式都會不見哦




   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

    「手把手」你知道p7zip-rar、unrar、winrar那者解壓縮rar檔最快嗎?-File Roller壓縮檔案管理員

    繼前篇「手把手」教你解壓縮rar檔寫出來沒多久,心理總有個疑問,怎麼File Roller壓縮檔案管理員配上unrar解壓縮速度,會比在wine配上winrar來的慢許多;而且,常常一開始就給解壓密碼了,怎麼解壓縮到一半又來跟我要密碼,由其解多個分割檔跟我要好幾次密碼,真令人受不了阿!



    由於File Roller不會顯示解壓縮所花費的時間,只好用指令去抓7z﹙p7zip-rar﹚、unrar所執行的時間,wine+winrar有顯示所花費時間直接抓圖比較快。





    三個解壓縮程式都是由A碟解到B碟,37個分割檔,大小為4.1GB。







    File Roller+p7zip-rar解壓縮時間2:57.40

    top |grep 7z

    詳細記錄







    File Roller+unrar解壓縮時間9:19.06

    top |grep unrar

    詳細記錄

    圖片跟上面的一樣不貼了。



    wine+winrar解壓縮時間5:55







    • 安裝p7zip-rar

    看了三個解rar程式,以p7zip-rar解壓速度最快,心動了嗎?快點安裝吧!

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p7zip-rar



    • p7zip-rar用Firefox瀏覽器安裝,如按下後沒反應請安裝apturl套件。 sudo aptitude install apturl

    • 移除unrar、unrar-free

    如之前有裝unrar、unrar-free要移除哦,File Roller有時會用unrar解壓rar我也不知道為什麼。

    sudo aptitude purge unrar unrar-free



    後記



    經由在譔寫這篇反覆測試時,發現之前為什麼他會一直跟我要解壓密碼了,當遇到許多分割檔,裡面又有許多檔案時﹙像下載dvd rip裡面有許多vob、bup、ifo檔﹚,如果沒有從第一個檔案開啟﹙.r01或者01.rar﹚就會發生那種情形了。



    這個是由01.rar開啟下載的dvd rip檔







    這是由02.rar開啟的檔案







    看出兩者之間的目錄結構顯示也不同了嗎?從第一個檔案開啟的話就是完整的,從第二個包含之後的檔案開啟,只會顯示單一個分割檔裡面的內容,我想之前的不斷要密碼的原因就是由此導致的。



    對了還有一個地方要注意,當rar檔是要有解壓密碼的話,有時他不會跳出需要密碼的視窗







    你可以在編輯密碼出現的對話框填入密碼確定,在解壓縮即可。













     



    最後,如你之前有裝unrar要記得移除哦,File Roller沒有選擇以那個程式解壓縮的選項,有時候會用到unrar這樣速度會比較慢。

   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    「手把手」你裝Ubuntu要幾分?我從硬碟裝只要「20」分

    有時候要實驗看看新版的Ubuntu或Kubuntu,常常抓好都要燒起來,雖說能用複寫片燒錄,可以節省光碟片,我都把光碟片亂亂丟常常找不到XD,找到有時之前沒放好磨損到,燒錄起來會讀不完整或讀不到。



    加上用 Live CD試用或者安裝,光讀取光碟就會花費不少時間,總想看看能不能把ISO檔放在硬碟讀取,應該會比放在光碟機會來的快很多。



    網路上大都是教你從Windows用Grub4DOS修改開機選單,由於我電腦上都沒裝Windows,加上本來就有安裝Ubuntu可以直接修改Grbu選單,那就參考了Windows的硬碟安裝方式,瞭解他要做什麼事情懂了在試驗修改Grub選單就來的容易點。









    首先當然是下載ISO檔囉,你可以到Ubuntu Wiki安裝光碟下載點列表挑選你要試用的版本,我是下載Ubuntu 8.10 DVD I386版來使用。

    wget http://tw.archive.ubuntu.com/ubuntu-dvd-releases/releases/8.10/release/ubuntu-8.10-dvd-i386.iso



    下載後把ISO檔放在/home底下

    sudo mv ubuntu-8.10-dvd-i386.iso /home/



    在用fdisk -l來查看磁碟分割

    sudo fdisk -l



    Disk /dev/sda: 160.0 GB, 160041885696 bytes

    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19457 cylinders

    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
    Disk identifier: 0x27e1de7a



    所用裝置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
    /dev/sda1 * 1 2550 20482843+ 83 Linux

    /dev/sda2 2551 2805 2048287+ 82 Linux swap / Solaris

    /dev/sda3 2806 19457 133757190 83 Linux



    Disk /dev/sdb: 400.0 GB, 400088457216 bytes

    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48641 cylinders

    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
    Disk identifier: 0x0004f556



    所用裝置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
    /dev/sdb1 1 1530 12289693+ 83 Linux

    /dev/sdb3 1531 48641 378419107+ 83 Linux






    我有兩顆硬碟sda1是/根目錄,根目錄下本來就有vmlinuz,如果覆蓋到的話就不能開機了,我把ISO檔放到sda3也就是/home底下,如果我把ISO檔放在sdb3的話,等於安裝時又要讀取又要安裝,沒試過這樣裝要幾分,我想會比放在sda3來的慢點這樣裝只要20分就好了。



    在來掛載ISO檔取出initrd.gz和vmlinuz檔案,等會需要用到

    sudo mkdir /media/iso

    sudo mount -o loop /home/ubuntu-8.10-dvd-i386.iso /media/iso

    sudo cp /media/iso/casper/initrd.gz /home/ && sudo cp /media/iso/casper/vmlinuz /home/




    先備份一下grub選單需要的時候可以還原

    sudo cp /boot/grub/menu.lst /boot/grub/menu.lst.back



    如需要還原的話就這樣做

    sudo cp /boot/grub/menu.lst.back /boot/grub/menu.lst



    打開grub檔先來看一下原本的結構

    cat /boot/grub/menu.lst



    title Ubuntu intrepid (development branch), kernel 2.6.27-5-generic #選單顯示的標題

    root (hd0,0) #由此可得root根目錄在第1顆第1個分割區,每個人的可能不太一樣安裝方法不同

    kernel /boot/vmlinuz-2.6.27-5-generic root=UUID=5c7b72be-36b1-40c0-b82a-a86ab2b27af4 ro quiet splash #kernel核心通常都放在/boot底下

    initrd /boot/initrd.img-2.6.27-5-generic #initrd也是放在/boot底下




    皆下來就修改grub選單了

    sudo gedit /boot/grub/menu.lst



    打開後把以下這段插入到最下面或適合的地方



    title Ubuntu 8.10 Live

    root (hd0,2)

    kernel /vmlinuz boot=casper locale=zh_TW.UTF-8 iso-scan/filename=/ubuntu-8.10-dvd-i386.iso

    initrd /initrd.gz




    root

    記得嗎我ISO檔是放在sda3也就是第1顆硬碟的第3個分區,那就是要改成root (hd0,2)囉,如果照原本的是(hd0,0)他會找不到開機檔而出現錯誤

    krnel

    在看krnel這一行你要裝中文版的話,就要加入locale=zh_TW.UTF-8否則試用時,沒有可選擇語系的選單只能用英文版,iso-scan/filename=為你的ISO檔,當選則Ubuntu 8.10 Live開機時,ISO是在/根目錄下面不是在/home路徑要寫對哦



    都寫好後存檔重開機試試看吧!成功的話以後就不用在找光碟來燒錄,可以從硬碟執行很有快感的哈!



    進階惡搞法XD



    如你已經可以從硬碟執行Live CD的話,可以像我一樣把他改成Ubuntu跟Kubuntu都從硬碟執行



    建立/home/iso/U、/home/iso/K資料夾,把iso資料夾擁有者改為你,hepha:hepha取代為你的使用者跟群組

    sudo mkdir -p /home/iso/U && sudo mkdir /home/iso/K

    sudo chown -R hepha:hepha /home/iso



    把剛剛下載的ubuntu-8.10-dvd-i386.iso與取出來的initrd.gz、vmlinuz搬到/home/iso/U/

    mv ubuntu-8.10-dvd-i386.iso /home/iso/U/ && mv vmlinuz /home/iso/U/ && mv initrd.gz /home/iso/U/



    在去Ubuntu Wiki下載kubuntu-8.10-dvd-i386.iso,其它跟剛剛一樣把從Kubuntu取出的vmlinuz、initrd.gz與kubuntu-8.10-dvd-i386.iso放在/home/iso/K

    如你要卸除剛掛載的ISO檔指令為

    sudo umount /media/iso




    在來修改grub選單

    sudo gedit /boot/grub/menu.lst



    把剛剛新增的刪掉或者修改為



    title Ubuntu 8.10 Live

    root (hd0,2)

    kernel /iso/U/vmlinuz boot=casper locale=zh_TW.UTF-8 iso-scan/filename=/iso/U/ubuntu-8.10-dvd-i386.iso

    initrd /iso/U/initrd.gz



    title KUbuntu 8.10 Live

    root (hd0,2)

    kernel /iso/K/vmlinuz boot=casper iso-scan/filename=/iso/K/kubuntu-8.10-dvd-i386.iso

    initrd /iso/K/initrd.gz






    • 如果移除舊核心或安裝新核心的時候,用新產生的grub開機選單,Live CD選項不見要重建比較麻煩,你可以這樣做

    先建立一個Live CD選項範本

    gedit /home/iso/menu

    把兩個Live CD選項的程式碼貼進去後存檔



    需要還原Live CD選項時執行這個,就會把你剛建的範本直接寫入grub選單了

    cat /home/iso/menu | sudo tee -a /boot/grub/menu.lst





    注意:Live CD選項不見在執行,否則grub選單會多Live CD選項,你還要自已修改回去



    後記



    1. 沒有限制檔案一定要放在根目錄底下,如果路徑對的話也是可以正確執行的

    2. 我只有試Ubuntu跟Kubuntu,Kubuntu不能加locale=zh_TW.UTF-8,試用時選單會出不來,只能先裝英文版重開機後在裝中文語系﹙我沒裝只有試用﹚

    3. 放ISO檔那個分割磁碟區會被鎖住,你無法使用那個分割磁碟區



    2008.12.04

    • 解決鎖住硬碟的問題






    按Alt+F2輸入以下指令後按run

    sudo umount -l /isodevice







    就解除鎖定囉





   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

    「嚐鮮」ubuntu 8.10 大無畏-Intrepid Ibex

    Ubuntu最新版8.10預定在10月底發行,等不急直接更新當白老鼠了,試試看新玩意與bug有沒有修複。



    在8.04版上有一些bug,在Nautilus的網路smb進入windows的網路芳鄰會沒東西等等。



    現在就來看看大無畏神密的面紗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UbuntuStudio:http://cdimage.ubuntu.com/ubuntustudio/releases/intrepid/release/
    • 直接從8.04升級


      1. 打開sources.lst



        sudo gedit /etc/apt/sources.lst




        尋找hardy更換為intrepid存檔後離開



        不會改的可以參考我的sources

      2. 更新套件庫



        sudo aptitude upgrade

      3. 開始升級



        gksu "update-manager -c"

      4. 升級成8.10後在更新一次,確保能正常機



        sudo aptitude update && sudo aptitude upgrade


    • 跨版本更新有風險性,以下教你如更新失敗怎麼救援,以下是我的經驗


      1. 如你更新到一次後當機後進不了X Windows時,重開機後選擇最新kernel(recovery mode)Enter,在選擇root使用管理員按Enter

      2. 先修複套件庫關連性

        dpkg --configure -a

      3. 更新套件庫並升級到8.10



        aptitude update && aptitude upgrade -y




      4. 好了在做一次升級後重開機



        aptitude update && aptitude upgrade -y


    下面是新玩意!

    • 面版上多了2個功能,1.是可以直接選擇關機或重新開機等等,不用在按關機→在選重新開機或關機,2.如需登出或切換使用者就按他








    • 直接在ISO印像檔按右鍵就能掛載囉,不用在打指令哩







      試掛了Office、Windows安裝檔ISO,也試了影片的DVD ISO檔都能正確掛載,但遇到一件蠻弔詭的是,Ubuntu的ISO檔都掛載不起來,不知道怎麼回事。

    • 語系支援分的更細了,以中文來說多了五個選項,要移除Scim也更方便,也可以順便裝一下PCMan X、Stardict﹙星際譯王﹚



      如你不要Scim﹙預設中文輸入法﹚的話把Input methods勾勾取消




    • 安裝PCMan XStardict ﹙星際譯王﹚,把Extra software打勾→確定




    • 把殘留的Scim套件刪除



      sudo apt-get autoremove











    下面是新問題!

    • Q:如你沒辦法上網或執行networking restart 會出現以下紅字錯誤。



      sudo /etc/init.d/networking restart



      grep: /etc/network/run/ifstat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[: 164: 0: unexpected operator



      grep: /etc/network/run/ifstat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[: 164: 0: unexpected operator




      A:mountnfs has wrong path for ifstate有解決方法

      sudo mkdir /etc/network/run

      sudo ln -s /var/run/network/ifstate /etc/network/run/ifstate



    • Q:Nautilus的網路smb進入windows一樣沒東西。

      A:可以裝Gnome Commder替代。

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gnome commander







    • ksnapshot抓圖軟體按另存新檔,不會記憶之前的檔名







      按一下之前存檔又出現覆蓋訊息,只能按Ctrl+左鍵選取之前的檔案在改檔名










   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

    「手把手」好用的GUI﹙圖形介面﹚備份軟體–Sbackup

    備份資料在Windows或者Ubuntu,都是相重要的一環,時常備份資料能減少遇到突發狀況的損失,在Ubuntu來講只要備份/home資料夾,在你重灌時還原/home資料夾,只要把套件裝回去,之前有使用過的套件就不用重新設定了。



    Ubuntu有人會用tar備份,不過我不太想備指令,就去找看看有沒有GUI﹙圖形介面﹚的備份軟體來用,剛好找到了Sbackup這個有圖形介面,初時使用沒有看到中文化檔,用英文小小的吃力一下,我英文不太好,最近要寫這篇教學又找了一下,在田美的地瓜創作找到中文化,順便分享給大家,他也有寫好幾篇教學文章,大家可以去看看,我有的都是從他那學習呦!









    • 安裝Sbackup

    1. 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終端機

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sbackup





      • apt:sbackup用Firefox瀏覽器安裝,可以直接點連結安裝,如按下後沒反應請安裝apturl套件。

  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apturl




    2. 下載中文化檔。

      wget http://hepha.love.googlepages.com/sbackup.mo

    3. 安裝中文化檔。

      sudo cp sbackup.mo /usr/share/locale/zh_TW/LC_MESSAGES/sbackup.mo

    • 裝好後執行Sbackup開始備份

    1. 應用程式系統Simple Backup Config輸入你的密碼

    2. Sbackup能手動備份自定備份定時自動備份,看你需要使用那一種備份方式,以下使用使用自定的備份設定來演示。





    3. 包含:選擇你要備份的資料夾﹙增加目錄﹚或檔案﹙增加檔案﹚。





    4. 排除:選擇你要略過資料夾﹙增加目錄﹚或檔案﹙增加檔案﹚,你也可以選擇左邊的檔案型態最大容量來作為你要排除的條件。





    5. 都選擇好後按開始備份,會出現以下畫面,把程序ID記起來等會會用到。

      • Sbackup有一點不太好用,他備份時不會出現什麼畫面跟訊息,使你不知道他是否還在備份,通過以下方法可判定是否備份完成。



      1. 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終端機

      2. 剛剛的程序ID是6574如執行以下指令會出現,每個人執行所出現的程序都不會相同。

        ps aux|grep 6574





        root 6574 0.2 0.3 14172 8036 ? SN 23:38 0:00 /usr/bin/python /usr/sbin/sbackupd

        其中/usr/bin/python /usr/sbin/sbackupd代表程式還在備份。



        root 6574 0.0 0.0 0 0 ? ZN 23:38 0:00 [sbackupd]

        如若出現[sbackupd]代表備份好了。





        • 以下教你怎麼還原剛剛備份的資料。


        1. 應用程式系統Simple Backup Restore輸入你的密碼

        2. 在可用的備份檔:後面有個下拉選單,選擇剛備份的檔案2008-09-12_00.20.52.537009.hepha-desktop.ful





        3. 還原方式有分兩種:



          1. 選擇你要還原的資料夾後,按另存為…可以直接變更你要還原的位置。


          2. 選擇你要還原的位置後,按開啟按鈕。





          3. 確定要還原就按





          4. 另一種就是選好資料夾後按還原鈕,以/home資料夾為例,按還原後他會直接還原到/home原始位置。









       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

        「手把手」讓Firefox在Ubuntu能用的更順手的一些小技巧

        以下在我是Ubuntu底下使用Firefox碰到的一些小問題,拜估狗大神求得以下解答,請自行挑選需要的來使用。 底下修改about:config大部份都是針對Ubuntu,Windows並不保證有效果請自行測試。









        在網址列輸入:about:config後按Enter



        Q:按Backspace無法回上一頁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browser.backspace_action偏號設定名稱下browser.backspace_action點兩下左鍵→填入0



        Q:Firefox 3.X版使其產生bookmarks.htm書籤檔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browser.bookmarks.autoExportHTML→點兩下把false改成true



        Q:關閉IPv6功能。

        1. A:篩選條件輸入:network.dns.disableIPv6→點兩下把false成true

        • 關閉Ubuntu上的IPv6功能,加快網路速度。













          1. 應用程式→附屬應用程式→終端機。

          2. sudo gedit /etc/modprobe.d/blacklist 在最後填上blacklist ipv6存檔後離開,需重新開機。






        Q:使用中鍵滾輪瀏覽功能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general.autoScroll→點兩下把false改成true



        Q:讓網址列在輸入網址時,能使用自動補完功能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browser.urlbar.autoFill→點兩下把false改成true



        Q:略過套件時出現不相容,使Firefox新版能裝舊版的套件。

        A:

        1. 偏號設定名稱按右鍵→新增→真假值→填入extensions.checkCompatibilityfalse確定

        2. 偏號設定名稱按右鍵→新增→真假值→填入extensions.checkUpdateSecurity確定→選擇false確定



        Q:Firefox不能開啟中文檔名檔案或中文網址的網頁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network.standard-url.encode-utf8→點兩下把true改成false



        Q:修改滑鼠滾輪使其能一次往下捲多行﹙預設為一次一行﹚。

        A:

        1. 篩選條件輸入:mousewheel.withnokey.sysnumlines→點兩下把true改成false

        2. 篩選條件輸入:mousewheel.withnokey.numlines→點兩下把1改為7﹙看你要一次下拉幾行,我是7行所以填7﹚。



        Q:讓Firefox把有多行的網址貼上時,能夠一次全部貼上,不用手動剪貼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editor.singleLine.pasteNewlines→點兩下把2改為3



        Q:讓 Java Script 不要調整 FireFox 視窗大小。

        A:篩選條件輸入:dom.disable_window_move_resize→點兩下把false改成true

       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

        「手把手」教你解壓縮rar檔

        大部份在Windows壓縮檔都會用Winrar壓縮成rar檔,那在Ubuntu該如何解壓縮呢?



        很簡單只要裝unrar套件,在用GNOME 上的壓縮檔管理員程式 File Roller ,很簡單就可以解壓縮。



        小試了一下,不管是中文、日文都能正確解壓,密檔有中文的也能正確解壓哦。











        1. 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終端機

    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unrar



          • apt:unrar用Firefox瀏覽器安裝,可以直接點連結安裝,如按下後沒反應請安裝apturl套件。

      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apturl




        2. 在你要解壓的檔案點滑鼠左鍵兩下。





        3. 如果壓縮檔有密碼,請在密碼欄輸入後按確定。你也可以先把密碼複製,在到密碼欄按Ctrl+V貼上。





        4. 請在左欄的位置選擇解壓的路徑,也可以按建立資料夾新增新的資料夾,最後按解開







        5. 解好囉,日文也可以正常顯示無誤。




        「手把手」教你使用root帳號登入,並把介面改為繁體中文

        有許多人剛用Ubuntu可能不習慣,要裝套件要打密碼、要新增帳號要打密碼、要執行程式(比方/etc/init.d/內的程式)要打密碼,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要打密碼。



        這點對剛使用Ubuntu的人來講,會有點不太習慣,對剛從Windows轉過來想嘗鮮的人,我想會有點無法適應吧!



        不過回頭來想,這何嘗不是種保護措施,想當初我剛用Windows 的MS DOS的時候,剛從學校的電腦課學指令回來,回家很高興就想在練一次,沒想到本大爺很天才,在c:\底下打del *.* /s﹙有點不記的打什麼﹚把開機檔殺掉,後來我哥回來生氣,把電腦上鎖不讓我用了。









        現在的Windows新版Vista,不是也開始也倣傚Linux,增加安全使用機制,也是出現一堆警告,連下載東西也會警告,會問你是否是管理員,一堆人抱怨難用的要死,紛紛都改回去XP了。



        話說這麼多,還是教你用root登入吧,不過,使用root刪東西還是什麼的要小心,root權限是最大的,萬一你誤刪到boot那些,又不會修護的話又要重灌了。



        • 預設不能用root登入,要先修改讓root能登入本機,請先系統管理登入畫面輸入你登入帳號的密碼

        1. 看到登入視窗偏好設定後→把允許本地端系統管理員登入打勾離開

        2. root要先設定密碼,預設root沒有密碼無法登入,請點選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終端機輸入。

          sudo passwd root

          [sudo] password for USER:
          輸入你的密碼﹙輸入密碼時沒有像*星號的替代符號﹚→輸入完按ENTER

          輸入新的 UNIX 密碼:輸入你要設定的root密碼

          再次輸入新的 UNIX 密碼再次輸入root密碼

          passwd:密碼已成功地變更

        • root帳號預設是英文介面,就算你裝中文版也是一樣,如你要使用中文介面的話,要做一點更改即可使用,如你想要用英文介面則不用更改。

        1. 要先修改root的個人設定檔,這樣登入後才是中文介面。

          sudo gedit /root/.profile



          找尋



          LANG=c

          LANGUAGE=c



          替換為



          LANG=zh_TW.UTF-8

          LANGUAGE=zh_TW.UTF-8



          修改完後存檔後離開。




        2. Ctrl+Alt+Backspace重新登入。

        3. 帳號請輸入root密碼為你剛剛設定的密碼,這樣就可以使用root了。


       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
        來算算你每個月花多少錢在電費上吧!

        現在,都在倡談節能減碳,生活物價上揚,你不能不知道你每個月的電費是花費多少,節省要從小地方做起。



        今天剛剛跟朋友聊到電費,由於不太清楚電費計算方式,剛好找了一下,發現有人寫好一個網頁。



        只要填入消秏功率(瓦數)每日使用時數電費/度,在按一下按此計算,他就能算出你每月電費大約要花多少錢,可以說相當方便。







        電費計算每日.每月電費計算







       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

        「手把手」教你完整移除擾人的scim

        剛接觸ubuntu一陣子,一直不習慣用scim,他沒內建可愛的嘸蝦米,他的輸入法又暴多,選到我想要的可能會天昏地老。



        很不幸的要移除他中文語系也會跟著移除,難到真的沒法可解嗎?答案,有的,下面就教你如何完整移除scim











        先開啟你的終端機吧,應用程式→附屬應用程式→終端機



        sudo aptitude purge scim



        ##請輸入你帳號的密碼,密碼會以一個星號顯示,輸入完按enter



        [sudo] password for you:



        讀取套件清單中... 完成

        瞭解套件依存關係中

       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... 完成

        正在讀取延伸狀態檔案

        初始化套件狀態... 完成

        正在編輯延伸狀態訊息... 完成

        建立標籤資料庫... 完成

        以下的套件狀態為毀斷

        scim-chewing scim-gtk2-immodule scim-modules-table scim-pinyin

        以下新套件將會移除:


        中間略過太長了



        移除 下列套件:

        language-support-input-zh

       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scim-gtk2-immodule

        scim-modules-table

        scim-pinyin

        scim-tables-zh



        安裝 下列套件:

        libskim0 [1.4.5-4ubuntu3 (hardy)]

        skim [1.4.5-4ubuntu3 (hardy)]



        保留下列未解決的相依關係:

        language-pack-gnome-zh-base recommends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language-pack-zh-base recommends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分數是 -1394



        是否接受該解決方案?[Y/n/q/?]




        恩他要移除language-support-input-zh、language-support-zh這兩個中文語系,language- support-zh這個不能移除會有的程式變英文,那我們要怎麼做呢?簡單跟他玩配對遊戲,直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出現,請按下N他會出現下一個解決方案,不接按的話在按N又有下一個解決方案了。



        移除 下列套件:

        language-support-input-zh

       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scim-gtk2-immodule

        scim-modules-table

        scim-pinyin

        scim-tables-zh



        安裝 下列套件:

        libskim0 [1.4.5-4ubuntu3 (hardy)]

        skim [1.4.5-4ubuntu3 (hardy)]



        降級 下列套件:

        language-pack-gnome-zh-base [1:8.04+20080527 (hardy-updates, now) ->

        1:8.04+20080415 (hardy)]

        language-pack-zh-base [1:8.04+20080527.2 (hardy-updates, now) -> 1:8.04+20080415

        (hardy)]



        保留下列未解決的相依關係:

        language-pack-gnome-zh-base recommends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language-pack-zh-base recommends language-support-zh

        分數是 -1454



        是否接受該解決方案?[Y/n/q/?]






        看到降級 下列套件:language-pack-gnome-zh-base [1:8.04+20080527 (hardy-updates, now) ->

        1:8.04+20080415 (hardy)]

        language-pack-zh-base [1:8.04+20080527.2 (hardy-updates, now) -> 1:8.04+20080415

        (hardy)]



        請按下Y鍵兩次接受他的處理方案,這樣就能移除sicm了。



        這樣就完了嗎?沒有耶別忘了剛剛有降級要把他升級回來



        sudo aptitude safe-upgrade



        讀取套件清單中... 完成

        瞭解套件依存關係中

       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... 完成

        正在讀取延伸狀態檔案

        初始化套件狀態... 完成

        建立標籤資料庫... 完成

        以下未使用的套件將會移除:

        libskim0 scim-chewing scim-modules-socket skim

        以下套件將會升級:

        language-pack-gnome-zh-base language-pack-zh-base

        2 個套件升級, 0 個新安裝, 4 個將移除且 0 個不會升級.

        需要下載 0B/7473kB 的歸檔檔案. 解裝後將釋出 3764kB.

        您想繼續嗎? [Y/n/?] y



        軟件包: language-support-zh (1:6.06+20060529)



        http://packages.ubuntu.com/zh-cn/dapper/language-support-zh




        09.26.2009

        謝謝ダメ人間 補充,以下這方法好像會比較快移除scim。



        sudo aptitude purge -y language-support-zh language-support-input-zh

     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-y language-support-translations-zh language-support-fonts-zh

        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

        「親愛的」OCR光學字元識別之趕鴨子上架篇﹙下﹚

        現在就來說明怎麼用Adobe Acrobat 9 Pro來處理OCR,他有兩個方式可以用,一種是直接用Acrobat內建的掃瞄功能,另一種是以匯入圖檔的方式來處理。









        • 以下用匯入以掃瞄過的圖檔來做演示。

        1. 按合併→合併檔案為一個PDF。






        2. 新增檔案→新增資料夾。



          • 我是把檔案放在同個資料夾,直接匯入一個資料夾比較方便,你也可以用新增檔案→新增檔案一個一個選擇檔案。









        3. 合併檔案。






        4. 確定。由於掃瞄進去是圖檔,所以會出現這個警告,你也可以把不在顯示警告給打勾,下次就不會再警告了。






        5. 在來按Ctrl+A全選所有頁面→確定,這樣就不用一頁一頁轉換囉。






        6. 他在轉換成文字,時間視你的電腦等級跟所要處理圖檔數量而定,要稍為等一下。






        7. 轉換好了之後,按







          在去圈選文字,沒轉換之前是圖片,不能選取文字,轉換完成後就可以囉。






        8. 檔案另存新檔你可以直接把這份轉換完成的PDF檔,直接另存新檔。






        9. 存檔類型右邊有個三角型的下拉選單,在來看你要存成word的doc檔、txt純文字檔或者其它格式,選則好之後按儲存






        10. 我存成doc檔,下面是用word開啟的畫面。




        11. 你也可以用編輯全選複製→開word或者其它文字編輯軟體→貼上






        12. 為何我不用直接用另存新檔功能,而要用複製在貼上,這樣不是比較麻煩嗎?







          其實直接另存新檔,對doc檔來講會有一定的缺陷,當你選則文字後,可以看到一個文字框,每段文字都是文字框,這樣雖然保有原來文字格式,但缺少了重新排版的自由性,每段文字都一個框,想想真另人頭大。









          像用複製在貼上,就不會有文字框了,編輯排版上來講會容易了許多。






        •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用Acrobat直接掃瞄,不用另外用掃瞄軟體掃進去,在用OCR功能這樣比較麻煩。


        1. 檔案建立PDF→從掃瞄器黑白文件。我是選黑白文件我只要文字沒必要掃成彩色。








        2. 你只有要掃瞄一頁的話就按定,不然可以選掃瞄更多頁面掃瞄反面功能